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http://shenggong.jxau.edu.cn/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办学历史】我校于1993年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创办生物技术专业,招收三年制专科生,1999年开始招收四年制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并于1999年组成立生物工程系,2006年更名为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成立以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近5000人。学院已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本科生1187人,硕士研究生254人。
【师资平台】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79人。其中,省部级人才10人,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35人;具有高级职称33人,外聘兼职教授11人;拥有博士学位57人。学院拥有4000m2的实验室和3000m2的现代化教学实训基地,设备总资产近3500万元,其中万元以上仪器设备达267台件,为学院教学与科研工作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学院拥有江西省农业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实验室、江西省菌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南昌市发酵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南昌市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南昌市动物病毒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南昌市食药用菌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重点实验室,以及7个校级研究机构、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与科研平台。
【学科专业】学院现有生物工程、制药工程和生物技术3个本科专业。生物工程专业在2015年江西省高校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本专业第一,2018年入选“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专业在2017年全省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本专业第二。生物技术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2020年省一流专业验收获评“优秀”。制药工程2022年被评为江西省一流特色专业。2022年生物工程专业在江西省第二轮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二,获评“四星专业”。学院拥有生物学、生物工程两个一级学科,设有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及生物工程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生物与医药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其中,生物学为江西省“十二五”重点学科与示范性硕士点,校“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和博士点建设学科,生物工程学科为校“十三五”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建设学科。
【教学科研】学院坚持学科与专业、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积极推进“本科生导师制”,构建与完善教学与科研平台的保障体系,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曾获江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出版专著3部,主编或副主编教材6部。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73项国家级和96项省级科研项目;获江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二届“双创”大赛三等奖1项,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一、二、三等奖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在SCI源刊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
【学生工作】学院狠抓学风建设,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考研升学率始终名列全校前茅,2024年考研升学率率达49.15%。近年来,在“创青春”、“挑战杯”以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多项荣誉。曾获全国“情系三农”微电影大赛冠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江西赛区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铜奖、全国农业高校党建论文论坛一等奖、大学生全国品酒大赛优胜奖、江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和铜奖、江西省生物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多种奖励。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获评全国“千校千项”最美团队。学生工作多次获得学校表彰,多次荣获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取得校党团知识竞赛第一名、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三名等优异成绩。
【风采展示】
专业设置:生物工程(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制药工程、生物技术。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详情介绍
生物工程惟义实验班
【专业特色】江西农业大学于1999年开始招收生物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于2002年列为江西省品牌专业,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被批准为“十二五”校级重点培育学科,2014年获批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在2015年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江西省第一名,同时在《中国大学最爱的本科专业排行榜》中,该专业被媒体评为全国278所开设该专业高校中的培养实力第一梯队高校(10所)之一。
2017年生物工程一级学科获批硕士授权点,填补了我省该学科没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空白,2018年生物工程专业获批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建设点,并于2020年验收优秀,同年生物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生物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申请获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受理,2022年自评报告获通过并已接受专家入校检查。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素质”的指导思想,致力于培养能从事生物产品的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工程技术和生物新产品研制、开发的工程技术高级专业人才;坚持生物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培养特色,在农业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发酵工程等领域形成了省内特色鲜明的比较优势地位,并设有江西省农业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实验室、江西省菌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南昌市发酵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南昌市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校级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0m2生物工程教学实训基地等大批实践实训场所,充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教育水平获得省内外广泛认可。
【师资条件】本专业师资队伍目前已发展到28人,其中专任教师24人,实验教辅人员3人,包括教授7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9人,高级职称占57%,具有博士学位的占86%,工程背景占82%。教师分别毕业于全国各大高校及研究院所。其中全职引进外籍(加拿大籍)教授1人,省级千人领军人才1人,校级梅岭学者2人,海外博士2人。6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已形成学缘、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掌握数学、自然科学、生物学与工程学基础知识,掌握生化产品生产与开发的基本原理、农业生物技术理论,具备生物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运行和管理等工程实践以及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能力,能在生物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研发、管理等工作,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并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主干课程】大学英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普通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制药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分离工程。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五年(2019-2023)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考研升学率平均为38.20%。
【就业去向】近五年(2019-2023)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88.33%,主要在饲料、食品、医药、轻工、农业科技等生物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研发、管理等工作,就业去向遍布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地方基层等。
【发展前景】本专业坚持育人为本,着力培养掌握扎实工程学和生物学基础、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坚持以发酵工程为依托、“农”与“微生物”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立足于江西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行业,辐射全国。努力使本专业建设成为国内特色鲜明,省内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国家级一流专业。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把生物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重点发展,目前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生物技术加速演进、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生物学基础强,工程基础扎实,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业领域广泛,前景十分看好,可在生物制品、医药、食品、轻化工、环保及农业等企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亦可在公安、安全部门、食品药品管理、农产品管理、检验检疫、海关及卫生防疫等部门工作;或者在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等从事科研教学,或攻读硕士、博士等,或去国外攻读学位。
【优秀校友】梁海华(2003届),现为西北大学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项目获得者。从事病原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病原菌细胞间信号传递途径以及致病性和耐药性机理的研究,发表论文20多篇并担任多个杂志审稿人。他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获得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提名。
高云富(2004届),会昌县磊石菌业专业合作社创始人、总经理,赣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竹荪栽培专家,会昌县首届创业标兵,会昌县创业先锋,赣州市青年创业自强奖,曾作为全省首届大学生创业典型巡回报告团成员,2014年被中央电视台作为致富能人在CCTV-7《致富经》栏目进行专题报道。
邹康(2005届),现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在生殖干细胞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小鼠雌性生殖干细胞,然后成功的分离到这类细胞并建系了细胞系,最后对细胞功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鉴定。这一成果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该研究成果修改了生殖生物学的传统观点,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Science和Nature杂志对该发现都做了专版的评论。
生物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江西农业大学于1999年开始招收生物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于2002年列为江西省品牌专业,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被批准为“十二五”校级重点培育学科,2014年获批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在2015年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江西省第一名,同时在《中国大学最爱的本科专业排行榜》中,该专业被媒体评为全国278所开设该专业高校中的培养实力第一梯队高校(10所)之一。2017年生物工程一级学科获批硕士授权点,填补了我省该学科没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空白,2018年生物工程专业获批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建设点,并于2020年验收优秀,同年生物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生物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申请获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受理,2022年自评报告获通过并已接受专家入校检查。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素质”的指导思想,致力于培养能从事生物产品的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工程技术和生物新产品研制、开发的工程技术高级专业人才;坚持生物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培养特色,在农业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发酵工程等领域形成了省内特色鲜明的比较优势地位,并设有江西省农业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实验室、江西省菌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南昌市发酵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南昌市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校级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0m2生物工程教学实训基地等大批实践实训场所,充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教育水平获得省内外广泛认可。
【师资条件】本专业师资队伍目前已发展到28人,其中专任教师24人,实验教辅人员3人,包括教授7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9人,高级职称占57%,具有博士学位的占86%,工程背景占82%。教师分别毕业于全国各大高校及研究院所。其中全职引进外籍(加拿大籍)教授1人,省级千人领军人才1人,校级梅岭学者2人,海外博士2人。6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已形成学缘、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法制观念、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熟悉自然科学、生物学和工程学基本原理,掌握生物产品开发与大规模制造技术,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能胜任生物产品生产、研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主干课程】大学英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普通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制药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分离工程。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五年(2019-2023)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考研升学率平均为38.20%。
【就业去向】近五年(2019-2023)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88.33%,主要在饲料、食品、医药、轻工、农业科技等生物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研发、管理等工作,就业去向遍布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地方基层等。
【发展前景】本专业坚持育人为本,着力培养掌握扎实工程学和生物学基础、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坚持以发酵工程为依托、“农”与“微生物”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立足于江西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行业,辐射全国。努力使本专业建设成为国内特色鲜明,省内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国家级一流专业。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把生物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重点发展,目前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生物技术加速演进、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生物学基础强,工程基础扎实,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业领域广泛,前景十分看好,可在生物制品、医药、食品、轻化工、环保及农业等企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亦可在公安、安全部门、食品药品管理、农产品管理、检验检疫、海关及卫生防疫等部门工作;或者在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等从事科研教学,或攻读硕士、博士等,或去国外攻读学位。
【优秀校友】梁海华(2003届),现为西北大学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项目获得者。从事病原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病原菌细胞间信号传递途径以及致病性和耐药性机理的研究,发表论文20多篇并担任多个杂志审稿人。他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获得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提名。
高云富(2004届),会昌县磊石菌业专业合作社创始人、总经理,赣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竹荪栽培专家,会昌县首届创业标兵,会昌县创业先锋,赣州市青年创业自强奖,曾作为全省首届大学生创业典型巡回报告团成员,2014年被中央电视台作为致富能人在CCTV-7《致富经》栏目进行专题报道。
邹康(2005届),现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在生殖干细胞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小鼠雌性生殖干细胞,然后成功的分离到这类细胞并建系了细胞系,最后对细胞功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鉴定。这一成果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该研究成果修改了生殖生物学的传统观点,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Science和Nature杂志对该发现都做了专版的评论。
制药工程
【专业特色】江西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09年开始招收制药工程本科专业,2013年毕业第一届本科生。2017年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二名,2019年被批准为江西农业大学“十三五”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制药工程本科专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素质”的指导思想,依托学院的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学位点构建了“专业与学科、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格局;通过实施“传、带、帮、引”的导师制,形成了以培养人才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内外并举,优势互补”,建立校内外实习基地,形成与地方产业互惠互利、和谐发展的局面,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获得省内外广泛认可。
【师资条件】现有教师12名,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2名,讲师6人,全部具有博士学历,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人,双师型教师9人。近三年本专业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15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部省部级科技奖2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药学、化学和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制药工程专业知识和药品技术开发和工程设计能力,拥有制药工程应用研究方面良好的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研究开发型和技术应用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毕业生可在制药及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设计院、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药物及相关产品的生产、研发、教学与应用研究、工程设计、科学管理、技术服务和创新创业等工作。
【主干课程】大学英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化工原理、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五年(2019-2023)考研升学率平均为35.85%。
【就业去向】近五年(2019-2023)初次就业率平均为89.53%。毕业生主要在制药及相关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设计院、管理部门等从事药物及相关产品的生产、研发、教学与应用研究、工程设计、科学管理、技术服务和创新创业等工作。
【发展前景】本专业在2021年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三。目前本专业师资年龄和结构合理、梯队明显,正在准备申请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发展前景如雨后春笋、芝麻开花。
【优秀校友】杨俊(2013届),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研究员;张亮(2013届),江中集团区域经理;孟延旭(2015届),双胞胎集团技术研发室经理;罗燕(2014届),深圳市海普瑞分析经理;黄文涛(2015届),百威英博中国东南事业部销售主管;汪浩(2014届),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项目组长。
生物技术
【专业特色】江西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2005年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合作2+2模式联合办学(澳大利亚排名前10位),2010年被评为江西省特色专业,2019年获批校“十三五”重点建设专业。本专业秉承“学生为本,服务至上”的方针,构建“基础技能实验训练—专业综合性实验训练—设计创新实验训练”的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式本科实验教学体系,实施“基础训练模块化,专业训练集约化,创新训练个性化”的教学模式,致力于与地方产业相衔接、能从事生物产品的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工程技术和生物新产品研制、开发的工程技术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坚持“基础扎实,口径宽泛,创新活跃”的培养目标。依托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微生物学”、省十二五重点学科“生物学”、校十三五重点学科“生物工程”,借助省级重点实验室“菌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实验室”,市级重点实验室“发酵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校级科研机构“生物技术药物研发工程中心、食药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植物功能基因与组培技术研究中心、应用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研究所”,经过十余年的投入与建设,系统构建了以微生物利用与防控为优势,上接生物科学、下连生物工程的涵盖上、中、下游工艺为一体的现代教学实验室与实训基地。专业特色: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素质”的办学思想,重点培养“以微生物为主要对象,以生物工程为主要技术,立足江西、服务全国”的现代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师资条件】拥有专业教师21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8人,45岁以下教师19人,三分之二教师曾在国内外一流高校学习或工作,形成了一支以中年教师为学术导师和科研骨干力量,以青年教师为教学骨干,队伍精干、思维活跃,已形成学缘、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的良好教学科研梯队。拥有专业教师2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9人,在读博士2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制四年,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面向国家重大发展需求,适应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国家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良好人文素养、国际视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正确的生物伦理观念及与时俱进的职业规范;能在科研机构或学校从事生物技术科学研究或教育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及相关领域企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尤其培养在蛋白质与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病原微生物防治、作物功能基因研究、食用菌资源开发与繁育等领域从事产品开发、技术应用和管理的能力。本专业秉持“厚基础、严要求、重实践、求创新”的教育理念,依托学院雄厚的生物工程工科专业基础,进一步加强理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加强创新能力和技术训练,旨在培养出高素质、能够推动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主干课程】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定量分析化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物理、普通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细胞工程、普通遗传学、生态学、生物仪器分析、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免疫学、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发育生物学、应用微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药物学、专业英语、植物化学、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生物安全。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五年(2019-2023)考研升学率平均为43.78%。
【就业去向】近五年(2019-2023)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0.53%。毕业后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与生物技术专业相关、相近的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与管理等工作。
【发展前景】生物技术作为当今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社会视为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部分。从学科的发展趋势来看,生物技术学科正在成为21世纪的领头学科。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工业、农业、环境、医疗、食品等领域使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生物技术也将是解决困扰当前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资源、环境、健康等问题的关键。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中,国民对生物技术的掌握程度与深度己经成为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国家发改委《“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生物产业规模达到8-10万亿元,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高素质的现代生物技术人才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生物技术加速演进、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物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将生物经济相关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作为战略重点,推动生物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国家发改委《“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总量规模迈上新台阶,科技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跨越,生物安全保障能力达到新水平,政策环境开创新局面。到2035年,按照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我国生物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国际前列,基本形成技术水平领先、产业实力雄厚、融合应用广泛、资源保障有力、安全风险可控、制度体系完备的发展新局面。高素质的现代生物技术人才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
【优秀校友】吕小江(2007届),2007-2008年就职于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任分销中心经理,2009 年就职于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任产品经理,2010年-2014年就职于华农农资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任陕西分公司总经理/常务副总,2014年就职于正大集团北京正大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任总经理。2018年至今任以岭药业茂丰农业科技开发公司总经理。阮春生(2006届),于云南大学和澳大利亚南澳大学获得硕、博士学位,2009年任职于昆明医科大学,进行脑神经退行性及精神科疾病动物模型及发病分子机制研究和老年痴呆症及焦虑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研究及其潜在药物研发。于Nature子刊Neuropsychopharmacology、Alzheimer’s & Dementia、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Experimental Neur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Neuroscience、Neurotoxicity Research 等专业期刊发表SCI论文数篇。
吴洪洪(2008届),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助理研究院员;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博士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作物生理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湖北省洪山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湖北省作物新品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创新团队执行首席,棉花高效种植技术写作研究联盟议事人。近五年来在领域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担任多期刊编辑和审稿专家。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等科研项目6项,以色列-意大利政府联合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博士后基金委等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罗伟明(2006届),2006年至今,先后担任江西省资溪县高田乡人民政府任乡长助理、副乡长,江西省抚州市委组织部副科级组织员、正科级组织员、市委村建办副主任(其间:2008年9月至2011年7月在江西农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借用江西省委组织部工作)。工作期间,先后有多篇文章在《中国青年报》、《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参与总结的多项工作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工作做法,省委有关领导给予了重要批示,并在全省进行了推广。个人先后被评为抚州市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全市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生物技术(食用菌)
【专业特色】江西农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2005年生物技术专业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合作2+2模式联合办学(澳大利亚排名前10位),2010年被评为江西省特色专业。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素质”的办学思想,重点培养“以应用微生物生物技术为核心,以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为主要方向,立足江西、服务全国”的现代生物技术专业人才。食用菌方向是在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上,在专业课模块和实践教学等方面注重食用菌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为食用菌及其相关行业培养人才。
【师资条件】拥有专业教师1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1人,在读博士1人,45岁以下教师13人。形成了一支以中年教师为学术导师和科研骨干力量,以青年教师为教学骨干,队伍精干、思维活跃,已形成学缘、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的良好教学科研梯队。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制四年,培养具备系统的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生物技术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园林等行业,特别是食用菌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普通化学、有机化学、定量分析化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大学物理、细胞工程、生物工艺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普通遗传学、生态学、生物仪器分析、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工业微生物育种学、免疫学、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发育生物学、应用微生物技术、基因工程药物学、专业英语、生物信息学、食用菌学、植物化学、生物物理学、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现代食品发酵技术、系统生物学、现代工业发酵调控学、药剂学、微生物遗传学、生物安全。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五年(2019-2023)考研升学率平均为43.78%。
【就业去向】近五年(2019-2023)初次就业率平均为90.53%。毕业后在工业、医药、食品、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与生物技术专业相关、相近的领域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与管理等工作。
【发展前景】生物技术作为当今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社会视为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部分。从学科的发展趋势来看,生物技术学科正在成为21世纪的领头学科。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工业、农业、环境、医疗、食品等领域使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生物技术也将是解决困扰当前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资源、环境、健康等问题的关键。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中,国民对生物技术的掌握程度与深度己经成为国际人才竞争的焦点。国家发改委《“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生物产业规模达到8-10万亿元,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高素质的现代生物技术人才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
【优秀校友】吕小江(2007届),北京正大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阮春生(2006届),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健康研究院药物与医学科学系博士;刘辉(2008届),贵州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博士;吴洪洪(2008届),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博士后;郑芳(2006届),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副教授、博士;鲁耀雄(2006届),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资源所副研究员、博士;段星(2006届),福建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副总监;梁宏涛(2008届),浙江艾森药业有限公司EHS经理。
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
1、生物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江西农业大学于1999年开始招收生物工程本科专业,该专业于2002年列为江西省品牌专业,2010年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六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3年被批准为“十二五”校级重点培育学科,2014年获批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在2015年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列江西省第一名,同时在《中国大学最爱的本科专业排行榜》中,该专业被媒体评为全国278所开设该专业高校中的培养实力第一梯队高校(10所)之一。2017年生物工程一级学科获批硕士授权点,填补了我省该学科没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空白,2018年生物工程专业获批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建设点,并于2020年验收优秀,同年生物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生物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申请获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受理,2022年自评报告获通过并已接受专家入校检查。
江西农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素质”的指导思想,致力于培养能从事生物产品的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工程技术和生物新产品研制、开发的工程技术高级专业人才;坚持生物学和工程学相结合的培养特色,在农业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以及发酵工程等领域形成了省内特色鲜明的比较优势地位,并设有江西省农业微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实验室、江西省菌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南昌市发酵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南昌市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校级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0m2生物工程教学实训基地等大批实践实训场所,充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教育水平获得省内外广泛认可。
【师资条件】本专业师资队伍目前已发展到28人,其中专任教师24人,实验教辅人员3人,包括教授7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9人,高级职称占57%,具有博士学位的占86%,工程背景占82%。教师分别毕业于全国各大高校及研究院所。其中全职引进外籍(加拿大籍)教授1人,省级千人领军人才1人,校级梅岭学者2人,海外博士2人。6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访学经历。已形成学缘、年龄、职称等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法制观念、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熟悉自然科学、生物学和工程学基本原理,掌握生物产品开发与大规模制造技术,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能胜任生物产品生产、研发、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主干课程】大学英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普通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制药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分离工程。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五年(2019-2023)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考研升学率平均为38.20%。
【就业去向】近五年(2019-2023)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为88.33%,主要在饲料、食品、医药、轻工、农业科技等生物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研发、管理等工作,就业去向遍布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地方基层等。
【发展前景】本专业坚持育人为本,着力培养掌握扎实工程学和生物学基础、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坚持以发酵工程为依托、“农”与“微生物”相结合的办学特色。立足于江西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行业,辐射全国。努力使本专业建设成为国内特色鲜明,省内综合实力名列前茅的国家级一流专业。
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把生物产业作为战略产业重点发展,目前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生物技术加速演进、生命健康需求快速增长、生物产业迅猛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生物学基础强,工程基础扎实,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业领域广泛,前景十分看好,可在生物制品、医药、食品、轻化工、环保及农业等企业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亦可在公安、安全部门、食品药品管理、农产品管理、检验检疫、海关及卫生防疫等部门工作;或者在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等从事科研教学,或攻读硕士、博士等,或去国外攻读学位。
【优秀校友】梁海华(2003届),现为西北大学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项目获得者。从事病原微生物功能基因组学、病原菌细胞间信号传递途径以及致病性和耐药性机理的研究,发表论文20多篇并担任多个杂志审稿人。他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项目,获得科学中国人2015年度人物杰出青年科学家奖提名。
高云富(2004届),会昌县磊石菌业专业合作社创始人、总经理,赣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理事,竹荪栽培专家,会昌县首届创业标兵,会昌县创业先锋,赣州市青年创业自强奖,曾作为全省首届大学生创业典型巡回报告团成员,2014年被中央电视台作为致富能人在CCTV-7《致富经》栏目进行专题报道。
邹康(2005届),现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在生殖干细胞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小鼠雌性生殖干细胞,然后成功的分离到这类细胞并建系了细胞系,最后对细胞功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鉴定。这一成果发表在Nature Cell Biology上,该研究成果修改了生殖生物学的传统观点,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Science和Nature杂志对该发现都做了专版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