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官网:http://renwen.jxau.edu.cn/
一、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简介
【办学历史】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发展历经1959年初创、1994年复系、2002年升院、2011年调整四个时期60余年。
【师资条件】学院下设研究生部、管理系、法学系、中文系和音乐系。设有三个教工党支部、一个研究生党支部和二个本科生党支部。学院现有教职工67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1人(教授4人、副教授17人),硕士生导师12人,博士18人。另外还有校内外具有高级职称的兼职教师10余人。学院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70余人,本科生1300余人。
学院有省级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名师5人。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校优秀教学成果奖17项,获得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论文评比、教学比赛、教案评比一、二、三等奖多项。《大学语文》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汉语与中国文化》入选高校课程育人共享计划和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科结构】学院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和教育经济与管理3个二级点);开办了公共事业管理、法学、汉语言文学和音乐学4个本科专业。
【科研成果】学院学科专业突出“涉农”方向,坚持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在课题项目、论文论著和成果获奖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建院以来,全院教师出版著作(教材)70部,在正式刊物上发表论文600余篇。主持了国家级项目26项,主持了省级项目200余项。获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1项,农业部优秀课题一等奖1项。学院为教育部国家人文素质教育基地、江西省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江西省公共管理学会成员单位、江西省音乐家协会成员单位。
【学生风采】学院具有良好的院风、教风、学风,先后获得2016—2020全国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全国优秀学生社团、江西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
学院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育人优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涌现了一批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西省三好学生、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二等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全国大学生通俗歌曲大赛第三名等先进个人和奖项。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已成为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领导或业务骨干。
【风采展示】
专业设置:法学、公共事业管理、汉语言文学、音乐学(艺术类)。
二、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专业详情介绍
法学专业
【专业特色】法学专业1995年开始专科招生、2004年开始本科招生,按教育部要求规范办学基础上,结合学校特点、背景,形成了以下特色:
(1)突出“农”色。在教学计划中增设了“农业法律与政策”课程;在研究上围绕“三农”问题选择课题,形成了以“农”为特色的法学科研和教研方向;
(2)利用教学实践基地和第二课堂,开展暑期“三下乡”义务法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一村一法律顾问”专项服务活动获多项国家级荣誉。
(3)近五年法科学生年均司法考试通过率超过50%。
【师资条件】法学专业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结构较合理、教研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有专业教师18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人、讲师9名,助教2人。博士5名(含在读1名)、硕士生导师5名,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2名(1位国家公派美国太平洋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1位英国伦敦大学法学硕士毕业)、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名、校级优秀教师2名,绝大多数教师是具有律师资格的“双师型”教师,部分教师还担任了江西省法学会常务理事、理事等学术兼职。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和法学专业知识,掌握与法学相应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熟悉我国法律体系、农业法律制度、涉外经济法规、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及主要发达国家法律,立足江西,突出服务“三农”,面向全国,能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从事法律工作的合格法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商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经济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
【学制学位】4年,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三年(2021-2023)毕业生升学率为22.64%、21.25%、33.33%,考取华东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山东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校法学相关专业。
【就业去向】近三年(2021-2023)毕业生就业率为86.79%、81.25%、83.95%。学生毕业后广泛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司法行政管理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工作。
【发展前景】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步伐不断加快,法学专业已成为一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本科专业。法学专业生源质量好,毕业生毕业后可在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律师事务所、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中从事法律工作。
【优秀校友】江西艾民律师事务所律师万剑勇(1994级)、长沙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法规宣传处副处长潘叶(2005级)、江西朗秋律师事务所律师刘省辉(2006级)等。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专业特色】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02年开始招生,是国内最早开办本专业的院校之一。经过20年的沉淀与积累,办学形成了以下特色:
(1)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好,配备了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和教学软件。
(2)教育质量高,教学与科研成果突出。学生社会实践机会丰富,毕业生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市场竞争力强。
(3)专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在全国学界具有良好社会声誉。在2017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获得89分,在江西省排名第二。在全国第四次学科评估中获得C级,在全国40多所农林水院校中排第6位。
(4)形成“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考上研究生、三分之一考上公务员、三分之一就业创业)的培养定位,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具有良好的保研深造前景。
【师资条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有教师21人,其中教授7人(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1人次,江西省农业岗位科学家1人次,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次,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次),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6人;8人具有博士学位,硕士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到100%。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3项,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 4项,主持国家级教育规划项目1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1项,主编教材4部,获得江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一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和经济学、社会学、领导学的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匹配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发展需要,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业务工作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社会学、管理心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公共管理学、社会调查与定量分析方法、非营利组织管理、公共政策学、公共危机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公务员考试录用专题、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教育管理学、地方政府管理学、公共关系学、中国行政体制、领导学、秘书学。
【学制学位】4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三年(2021-2023)毕业生升学率为22.89%、13.16%、18.67%,考取苏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校管理相关专业。
【就业去向】近三年(2021-2023)毕业生就业率为95.18%、86.84%、84.00%,学生毕业后广泛从事党政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城市管理、物业管理、财政与税收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等工作。
【发展前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在就业率和担任管理层人数方面占比与其他专业对比有明显的优势。广阔的就业前景使得本专业成为近几年高校申办的热门专业,被认为是培养综合性精英管理人才的最佳专业选择。
【优秀校友】上海爵菱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永彬(2003级)、湖北省工业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团委书记刘全兴(2005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株洲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黄文尧(2003级)、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经理戴建杰(2011级);赣州市商务局科长管理根(2008级)、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教师张伟(2007级)等。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专业特色】汉语言文学专业自2002年开始招生,形成了以下专业特色:
(1)重视理论,强化创新思维。本专业在强调继承传承的同时,通过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激发学生的创选性思维。
(2)强调实用,扩展就业门路。着力在提升学生专业理论水平的同时,注重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师资条件】本专业共有教师32人,其中教授1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副教授6人,讲师24人;12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业教师中有2人为江西省级教学名师,还有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本专业教学能力突出,专业老师还获得了我校前三届十大“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第三届江西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2018年)、全国首届“徐中玉大学语文奖”优秀说课一等奖(2018年)、江西省第二届移动教学大赛二等奖(2019年)、江西农业大学首届“大北农”教学精英奖(2017年)等多项教学奖励。本专业有较强的科研实力,近2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在研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字基础和较高的文学修养,系统掌握中国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学感悟能力、文献典籍阅读能力、审美鉴评能力和运用母语进行书面、口语表达的能力;掌握一门以上外语,有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够以专业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所长;可继续攻读研究生,也可在行政机关以及文化教育、传媒机构、对外交流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
【主干课程】古代汉语(一)、现代汉语(二)、中国古代文学(三)、中国现代文学、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
【学制学位】4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三年(2021-2023)考研升学率分别为16.16%、11.54%、17.28%,考取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校中文相关专业。
【就业去向】近三年(2021-2023)就业率分别为80.81%、88.46%、79.00%。学生毕业后广泛在党政机关、各级学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旅游行业从事管理、教学、文秘、编辑、导游等工作。
【发展前景】学生的发展前景有多项选择,比如升学继续深造;教学工作如中小学语文、对外汉语等;文秘工作如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办公室秘书;媒体工作如新闻出版行业。
【优秀校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师王忠孝博士(2003级)、东华理工大学中文系教师文俊威博士、深圳市华迈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占丰卫(2002级)等。
音乐学专业
【专业特色】自2003年开始音乐表演专业招生,2016年调整为音乐学。音乐学专业下设声乐、器乐(包括钢琴、古筝、扬琴、小号、圆号、长号、上低音号、大号等8种乐器)和舞蹈三个方向。办学十多年以来,摸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教学模式:
(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年汇报晚会、声乐、钢琴、民乐、舞蹈等专场音乐会、艺术进课堂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来展现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注重教学资源合理配置,新生入学进行专业复试即可分配一对一专业老师,更好的让学生展现自身水平,提高专业能力。
【师资条件】现有教师18人,专职教师14名,兼职教师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人、具有中级职称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生导师1人,中国音乐学院访问学者和北京大学访问学者各1人、校级优秀教师2人,部分教师担任了中国声乐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理事等学术兼职。近年来,教师承担(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教育部、省社科基金、省教育厅等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多部,发表论文近百篇,先后累计指导学生参赛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60余项。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素养和音乐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素养,综合素质全面,具备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舞蹈表演的专业技能,有艺术创新追求,具备表演、创编、策划与传播能力的的综合型人才。
【主干课程】声乐、器乐、舞蹈、基本乐理、艺术学、西方音乐史、视唱练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声基础学、配器法、音乐学理论、曲式分析、电脑音乐、钢琴伴奏。
【学制学位】4年,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三年(2021-2023)毕业生升学率为7.58%、5.97%、15.00%,考取悉尼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吉首大学及本校音乐相关专业。
【就业去向】近两年(2021-2023)毕业生就业率为89.39%、86.57%、90.00%。学生毕业后广泛在行政或企事业单位、专业文艺表演团体以及文化馆、社会文艺团体、文化机关从事文艺活动的表演、编导、策划、管理以及表演理论的研究工作,或在高、中等学校从事音乐表演的教学工作。
【发展前景】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良好,毕业后主要集中在各教育系统和相关单位从事教学研究与传授工作。伴随着全民族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和音乐教育的普及,大众传媒日益昌盛,这是音乐学专业毕业生的优势,为其就业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道路。
【优秀校友】江西农业大学人文学院舞蹈讲师屈婧(2003级)、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辅导员宋维毅(2014级)、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美声演唱专业研究生陈鄂徽(2013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