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网站:http://jingmao.jxau.edu.cn/
经济管理学院简介
经济管理学院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江西农学院农业经济专业和1958年成立的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设立的农业经济专业,1984年农业经济专业恢复招生,1994年6月经原江西省教委批准成立经济贸易学院,2012年3月更名为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育人体系完备。学院设有农经系、会计系(下设会计学教研室、财务管理教研室)、经济贸易系(下设经济学教研室、国际贸易教研室)、工商管理系(下设工商管理教研室、市场营销教研室)、金融系、统计教研室、实验室管理中心、MPACC教育中心、金融与会计研究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开办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经济学、金融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等9个本科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和工商管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政治经济学二级学科硕士点,会计硕士和农业硕士-农村发展2个专业硕士或研究领域以及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学院自1984年恢复招生以来,累计培养学生1.5万多名,校友遍布海内外各行各业。截止2023年6月,在册本、硕、博学生3100余人。现有教职工130余人,其中正副高职称50余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56人,校外基地导师80余人。
经济管理学院优势学科(专业)特色明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国家一类特色专业、江西省一流特色专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是江西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系江西省“十一五”、“十二五”示范性硕士点。2018年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成功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农业经济与管理、农(林)业资源与环境管理、乡村社会与乡村治理三个方向)。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者北京大学黄季焜教授任名誉院长。学院现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教育部农业经济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井冈学者1人,省 “双千”计划人才3人(其中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短期引进类“双千”计划人才2人),江西省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省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江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1人、经济岗位专家8人,综合实验站专家1人,省情研究特聘专家6人(其中首席专家1人),省杰出青年人才资助计划人选1人。特聘人才岗位:梅岭学者1人、未来之星5人。学校大北农教学精英奖2人。
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条件优越。学院秉持厚德博学、经世济民的院训,坚持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探索办学特色、强化办学优势、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院现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江西省社会科学青年创新团队1个,江西省级教学名师1人,建设了省级精品课程4门。有省级学科平台5个和多个校级研究机构。学院实验教学条件不断完善,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银校(江西农业大学与中国工商银行江西省分行)合作“金融与会计研究中心”和VBSE 跨专业综合实训中心、管理综合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国贸金融实验室和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验室等6个实验平台,与其他各类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了15个校外实习基地。
经济管理学院学科平台众多。现有教育部与科技部合作共建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现代农业及其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重点高端智库—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江西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农问题”研究中心、江西省软科学创新基地-江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软科学创新基地以及农村经济研究所、移民研究中心、农村电商研究中心、农业技术政策创新研究中心等多个校级研究机构。
经济管理学院科研与教研成效显著。近五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含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共计34项,其他省部级项目130项;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译著40部,出版教材15部;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成果奖1项、省级优秀社科奖12项; 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及教材奖8项。
专业设置: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经济学、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点专业、江西省一流学科专业)。
二、经济管理学院专业详情介绍
1、工商管理专业
【专业特色】专业面宽、课程较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的众多课程,是一门基础宽涵盖广的学科,学生可以就此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方向。
【师资条件】工商管理专业共有16名专业教师,5名教授,5名副教授。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工商管理知识结构体系,具备良好的工商管理问题解决能力与决策能力,以及知识获取、实践运用与创新能力。学生身心健康、知识结构合理,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的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组织胜任经济管理工作的创新型与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财政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管理信息系统、技术经济、ERP沙盘模拟等主干课程。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三年(2021-2023)考研升学率分别为16.98%、22.22%、15.38%。
【就业去向】近三年(2021-2023)就业率分别为84.91%、57.78%、82.05%。主要在企事业从事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划、市场调研、市场预测和经济数量分析等工作。
【发展前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升温,本专业的就业前景较好。毕业生可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
【优秀校友】周逸,2008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职于上饶市口岸发展中心副主任(副处级);杨溢,2008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职于深圳边检黄冈出入境边防检查处参谋,一级警长(科长);周启飞,2009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云南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王宁,2009届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江西金融发展集团总裁办主任兼董事会秘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四星级专业点,其中《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贸易学》是江西省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本专业充分发挥农业院校优势,把思政元素、涉农课程、创新教育和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扎实的经济学理论、敏锐的外贸商务直觉、突出的专业实践创新能力、国际化的发展视野、及持久的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能力,为国奉献,为乡村振兴服务。
【师资条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共有6名教师,2名教授,4名讲师。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和开拓精神,具备扎实的国际贸易、经济、管理、涉农等理论基础,具备从事国际商务经营与管理决策能力和开展科学研究潜力,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进出口贸易及跨境电商公司,特别是涉农领域,从事贸易、投资、管理咨询等相关专业工作,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国际化复合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
【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投资学、国际结算、管理学、金融学、保险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双语)、国际经济学、数字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等。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三年(2021-2023)考研升学率分别为11.90%、23.08%、19.51%。
【就业去向】近三年(2021-2023)就业率分别为92.86%、88.46%、85.37%。能在外贸公司、银行、企事业从事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工作,以及在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从事外贸管理工作。
【发展前景】在外资外贸企业、涉外经济部门、跨境电商公司等领域从事贸易、投资、管理咨询等相关专业工作;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国际机构等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商务交流、学术研究等工作。
【优秀校友】梁雄伟,2006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现任深圳市凯路诗电子有限公司执行(常务)董事;周蓓,2007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现任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助理;涂成悦,2010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天津市委党校讲师。
会计学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始于“江西共大”的农业财会专科。1986年恢复财会专科,1993年开设会计学本科。2006年起招收企业管理专业(财务管理方向)硕士研究生,2010年入选江西省品牌专业,2012年起招收会计学硕士研究生,2017年开始招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020年通过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2021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评为四星级专业,2022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本专业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培养了以袁淳、辛清泉、程小可、章卫东、陈小林教授等为代表的会计学者和中国人民大学陈卫平教授为代表的三农专家和正邦企业财务总监林智毅等百强龙头企业为代表的商界精英,形成了地方农业高校会计学人才的特色优势。一是坚持红色引领。充分发挥“共大精神”红色资源和红色校史优势,将红色思政教育贯穿本科教育。二是立足绿色农业。坚持服务绿色农业定位,开设涉农会计课程,为涉农党政部门、金融机构以及企业输送人才。三是顺应蓝色浪潮。借助移动互联网和信息化手段,建设《税法》、《国际会计学(双语)》、《证券投资学》等一批省级一流线上或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提高学生数字化思维,建立VBSE综合实践基地和财务模拟实验平台。
【师资条件】会计学专业共有23名教师,4名教授,4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9名,博士(含在读博士)8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校训和“厚德博学、经世济民”院训精神,按照学校“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注重素质、提高能力”培养要求,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的会计、经济、管理和涉农等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判断、财务数据分析处理及管理决策能力,拥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领域,从事会计、财务、审计以及与之交叉的相关税务、管理等相关专业工作,立志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高素质复合型会计人才。
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在“三农”及相关领域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独挡一面、成为单位业务主干,或者进入高校继续深造、成为会计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根据学生毕业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本专业培养目标具体表现为:
目标1:具有扎实经济管理和会计基本理论基础,掌握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研究方法和实践操作技能,熟悉会计、审计准则与税收、经济法律等相关政策法规。
目标2:具备较强的会计专业胜任能力,能有效解决会计领域复杂问题;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能胜任高级会计管理决策活动;具备信息化背景下的分析及决策能力,能有效提出会计、审计及财务管理解决方案。
目标3: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能够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乡村振兴服务。
【主要专业课程】政治经济学、基础会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会计基本技能、税法、统计学、金融学、高级财务会计、涉农会计与财务、财政学、管理会计、成本会计、ERP业财一体化实验、金融企业会计、涉农上市公司财务案例、政府及非盈利组织会计、PYTHON数据分析实验、EXCEL财务应用、VBSE综合实验。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三年(2021-2023)考研升学率分别为14.79%、17.37%、19.71%。
【就业去向】近三年(2021-2023)就业率分别为83.10%、62.44%、77.46%。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领域,从事会计、财务、审计、管理咨询等相关专业工作。
【发展前景】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们要有一定的经济、管理、会计以及法律方面的知识,毕业生们将来可以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领域,从事会计、财务、审计以及与之交叉的相关税务、管理等相关职位。
【优秀校友】陈卫平,1997届会计学专业,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吴伟华,2004届会计学专业,江西高深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执行董事及法定代表人;万邵刚,2009届会计学专业,江西星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会计学“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2+2中澳学分互认双学位联合培养项目
金融学专业
【专业特色】一是融入思政元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开设涉农课程,培养涉农人才。三是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提升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四是增加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五是重视劳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师资条件】金融学专业共有17名教师,其中2名教授,4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5名,博士(含在读)12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校训和“厚德博学、经世济民”院训精神,培养的学生身心健康、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人文情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的批判思维、科学研究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乡村全面振兴和中国式现代化战略的高层次复合型金融人才。
【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证券投资学、数字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农产品期货与期权、保险学、国际金融学、财政学、统计学、管理学、基础会计、计量经济学、PYTHON数据分析实验、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学、中级财务会计、国际投资学、投资项目评估、金融科技学、投资银行学等。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三年(2021-2023)考研升学率分别为23.16%、23.66%、28.79%。
【就业去向】近三年(2021-2023)就业率分别为89.47%、90.32%、80.30%。能在银行、证券、保险、投资、期货、投行等金融机构与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等工作。就业质量和就业去向良好。
【发展前景】金融行业主管和监管部门、各类银行、保险公司、证券/信托/基金机构、资产管理公司、上市公司证券部、期货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和高校或科研院所从事金融行业工作或教学科研工作等。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数字普惠金融、科技金融、区块链金融、绿色金融和养老金融等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本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优秀校友】袁佳伟,2012届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现任苏州市吴中区科学技术局副主任;肖远平,2012届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现任中国人保财险吉安分公司理赔中心副主任;徐智新,2013届金融学专业毕业生,现任浙江禾城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栖真支行行长;李饷,2015届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拉法堡大学(英国)讲师。
经济学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农业大学农业方面的综合优势,把思政元素、涉农课程、创新教育和劳动教育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培养人格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和具有创新创业的应用型高素质经济学人才。
【师资条件】现有专职教师14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讲师10名;已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10人,已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4位,且最后学位来自于外校的教师人数13人;硕士生导师6名。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校训和“厚德博学、经世济民”院训精神,按照学校“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注重素质、提高能力”培养要求,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经济学相关政策法规,掌握经济基本运行规律和现代经济学基本分析方法,具备良好的综合分析和管理决策能力,具备优良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思辨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特别是涉农领域,从事经济分析、经济预测、经济研究以及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工作,立志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高素质复合型经济学人才。
【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字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及原理、<资本论>选读、经济学前沿专题等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三年(2021-2023)考研升学率分别为11.90%、23.81%、27.27%。
【就业去向】近三年(2021-2023)就业率分别为88.10%、80.95%、84.09%。毕业生主要在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金融机构与政府金融监管部门以及其它经济管理部门、企业和高等院校等从事管理和研究工作。
【发展前景】本专业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学校特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方面等方面,指导和培养学生主动对接经济社会与地方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优秀校友】黄新飞,2000届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现任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院长,教授;黄成,2003届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现任渼陂景区管理公司董事长;潘茂栋,2004届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现任江西省商务厅现代服务业处(电子商务处)处长;汪云兴,2007届经济学专业毕业生,现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所长。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专业特色】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学习内容非常广泛。学生需要系统地掌握经济、管理科学以及相关的农业科学等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现代经济分析、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市场运作、组织管理和财务管理等多种技术。
【师资条件】现有专职教师2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12人,江西省“百千万工程人才”4人,省“双千计划人才”3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江西、辐射全国,构建符合“新文科”、“新农科”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和农业科学知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人才需求,建设成为区域特色明显、社会声誉良好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1)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一致。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本专业肩负着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高级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重任,为国家和本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符合行业企业发展的需求。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大量的农业产业及涉农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本专业可以满足乡村产业的发展对经营管理人才的需要。
(3)契合学校的定位。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定位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努力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培养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本专业的定位是学校定位的具体化,与学校总体定位高度契合。
【主干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原理、计量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产品期货与期权、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等。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三年(2021-2023)考研升学率分别为31.40%、28.74%和28.46%。
【就业去向】近三年(2021-2023)就业率分别为80.23%、63.22%、81.54%。主要在农(林)业企事业、教育、科研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
【发展前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着重培养知识面较宽、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的高级人才,能在农业企业及政府的农业综合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
【优秀校友】池泽新,1987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现任江西省农科院党委书记;郭伦海,1990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现任江西大成国资公司副总经理;桂何发,1991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江西财经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吕仕法,2017届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西藏山南市洛扎县生格乡人民政府主任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