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简介 阅读文章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简介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5日
  • 阅读次数:59869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官网:http://dongk.jxau.edu.cn/

 


一、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简介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是江西农业大学传统优势学院,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始终立足国情、省情,针对畜牧行业的现实和长远需要,不断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并形成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学院在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抓好党的建设,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与发展,努力开创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新局面,形成了育人载体多元化,党建亮点纷呈,学科优势突出,就业优势明显的动科特色。

【办学历史】学院可追溯到1938年江西省兽医专科学校,前身是1940年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南昌大学畜牧兽医系。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以南昌大学畜牧兽医系为基础,调入河南农学院兽医专业、湖南农学院兽医专业、广西农学院兽医专业组建江西农学院“畜牧兽医系”。1969年,江西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与江西共大总校畜牧兽医系合并为江西共大总校畜牧兽医系。1980年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1992年成立江西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1996年改名为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江西兽医专科学校云集了王沚川、盛彤笙、王屡和、藏广田、忻介六、黄异生、谌亚远、沈叔铭、唐启宁、张明善、麦兹等一批名师。在之后的办学历程中,又曾拥有向壔、周正、林启鹏、樊璞、颜若愚、邹峄、王承浩、朱允升等一大批著名学者教授。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江西农学院兽医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和分配,师资力量、仪器设备、教学和科研水平都名列全国前茅。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畜牧兽医系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和“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的方针,建立了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新体制,开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职业教育先河,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且富有创造性和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学院。

改革开放以来,学院秉承传统,锐意进取,培养了一大批以省(部)县领导为代表的行政管理人才,以两院院士、国家杰青、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为代表的高层次拔尖人才,企业家和生产一线专技人才。



image.png

【人才培养】学院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是教育部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现有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药学和水产养殖学4个本科专业,其中“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早在1984年即被批准为江西省重点专业,2000年又均获批为江西省首批100个品牌专业。2007年动物科学专业被批准为国家二类特色专业。动物科学(2012年)、动物医学(2013年)、动物药学(2014年)、水产养殖学(2018年)四个专业分别列入江西省一本批次招生。2019年,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列入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动物药学和水产养殖学列入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

学院196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第一批具有硕士研究生授权单位。现有“畜牧学”、“兽医学”2个一级博士点,下设6个二级博士点。有“畜牧学”和“兽医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点,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水生生物生产学”、“基础兽医学”、“预防兽医学”和“临床兽医学”7个二级学科硕士授予点;同时还拥有农业硕士畜牧领域和兽医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并设有1个畜牧学博士后流动站。学院现有在校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共计1900余人。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在职教工131人(专任教师121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31人,副高职称人员4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2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5人。学院拥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拥有省部级以上各类人才50余人次,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院士1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江西省“赣鄱英才555人才工程”人选10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9人,江西省“双千计划”人才5人,江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人,江西省级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8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3人。学校设立“首席教授”、“未来之星”等特聘人才岗位,经选拔,学院现有“首席教授”3人,“未来之星”24人,总量稳居全校前列。学院还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并聘任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学院的兼职或客座教授。

【教研机构】设有10个教研室,9个教学实验室,1个省级和4个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动物生产与疫病防控),8个科研和社会服务实验室(研究所)。其中,主要科研平台有: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种猪改良工程实验室、农业部种猪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饲料科学研究所。江西省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蜜蜂生物学与饲养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畜禽疫病诊断与防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营养饲料开发工程中心。学院的江西农业大学畜禽疾病防治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生物技术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兽药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蜜蜂研究所及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群发性疾病监测与防治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已成为江西省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学院科研实验用房面积2.5万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有一批大型先进仪器设备,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科建设】学院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获得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通过不断努力,学科(专业)建设取得较大成绩,现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博士点、4个二级博士点,7个学术型硕士点和2个专业型硕士点。“畜牧学”为江西省首批“双一流”优势学科;“兽医学”为江西省首批高校“双一流”特色专业。“畜牧学”、“兽医学”也是江西省重点建设学科,“畜牧学”是江西省高水平建设学科和中央支持地方高校重点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还是江西省重中之重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是江西省第二批示范性建设硕士点。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成绩喜人,有2篇硕士毕业论文分获第二、第三届全国兽医专业学位优秀硕士论文,2010年,博士研究生晏学明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实现了江西省“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零的突破。经过长期培养和凝,学院各学科均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拥有高学历高职称的学科团队,学科带头人由具有很高学术造诣、且在国内同行中享有较高声望的专家教授担任。


image.png

畜牧学一级学科负责人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带头人

黄路生教授/院士

image.png

兽医学一级学科负责人

临床兽医学学科带头人

胡国良教授

image.png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带头人

瞿明仁教授


image.png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学科带头人

曾志将教授

image.png

动物健康与安全生产学科带头人

郭小权教授

 

image.png

水生生物生产学学科带头人

周秋白教授

image.png

基础兽医学学科带头人

黄建珍教授

image.png

预防兽医学学科带头人

何后军教授

 科研平台学院拥有猪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这是江西首个独立组建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也是全国生猪领域唯一全国重点实验室。拥有7省部级以上实验室(研究所):国家地方联合种猪改良工程实验室、农业部种猪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饲料科学研究所。江西省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畜禽疫病诊断与防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蜜蜂生物学饲养重点实验室拥有南昌市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南昌市动物健康与安全生产实验室南昌市特色水生生物营养生理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生物技术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畜禽疾病防治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兽药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蜜蜂研究所及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群发性疾病监测与防治研究所等8实验室研究机构学院科研实验用房面积2.5万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有一批大型先进仪器设备,为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学研究学院科研实力雄厚,成果丰硕。自2010年以来,学院主持承担了国家863、国家97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430余项,累计到账研究经费达4亿元。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SCI收录550余篇,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自然》)在线长文发表江西农业大学猪遗传改良与养殖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黄路生院士团队的重大研究成果这是目前为止,国际上整个农业动物领域(猪、牛、羊、鸡等)第一个鉴别到宿主基因组影响肠道菌群组成的因果突变并系统阐明了其中的作用机理,这是迄今为止江西省和中国畜牧学领域首篇《Nature》发表的研究长文,同时也是国际猪基因组与遗传育种领域近20年来第三篇在《Nature》发表的研究论文(上一篇是2012年)出版教材、专著40余部,获得专利100项。2004年以来,科研成果获国家及省部级各级奖励17项。

ͼƬ1.png

   

专业设置:动物科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点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动物医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一级学科博士点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动物药学(江西省一流专业)、水产养殖学(江西省一流专业)。


二、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专业详情介绍

1、动物科学惟义实验班

【专业特色】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熟,特色鲜明,立足行业需求和区域特点,从管、教、学三方面入手,注重基础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科学构建以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课余养殖兴趣活动、综合实践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师资条件】动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教授(含研究员)24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21人,讲师(含助理研究员)14人,专职实验员8人。获得博士学位54人,硕士学位7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36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

【培养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动物科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动物科学专业培养具备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2门重要的公共课:大学外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门重要的基础课:动物育种学、动物营养学;4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家畜环境卫生学与畜牧场设计、猪生产学、家禽生产学、草食动物生产学。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考研升学率90%。

【就业去向】动物科学惟义实验班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100%。学生除了考研升学外,社会就业面广,毕业生一部分在省内外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及政府机构工作,一部分在“外资”、“独资”和“三资”企业集团工作,一部分优秀毕业生在国外留学、进修或劳务输出,一部分自主创业、拥有自己的经济实体。

【发展前景】动物科学专业坚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培养动物科学高精尖人才。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就业面广,发展前景广阔,主要从事动物生物技术及饲料营养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和产品研发工作,也可以从事与动物科学相关的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产品研发与经营等工作。毕业的学生既可以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以在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及政府机构从事管理工作,还可以在“外资”、“独资”和“三资”企业集团工作或自主创业、拥有自己的经济实体。

【优秀校友】动物科学专业人才辈出,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和创办企业等领域涌现了包括两院院士、省部级政府官员和企业精英等一大批优秀校友

  1. 动物科学专业

【专业特色】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熟,特色鲜明,立足行业需求和区域特点,从管、教、学三方面入手,注重基础理论与技术创新研究,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科学构建以课程实验、教学实习、科研训练、社会实践、校企合作班和专业兴趣小组活动、综合实践教学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方面内容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师资条件】动科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教授(含研究员)24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21人,讲师(含助理研究员)14人,专职实验员8人。获得博士学位54人,硕士学位7人,博士生导师14人,硕士生导师36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

【培养目标】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畜牧业生产与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厚的“三农”情怀、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生态文明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在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创新型和/或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2门重要的公共课:大学外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门重要的基础课:动物育种学、动物营养学;4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家畜环境卫生学与畜牧场设计、猪生产学、家禽生产学、草食动物生产学。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三年考研升学率60%。

【就业去向】近三年就业去向落实率平均值近90%。学生除了考研升学外,社会就业面广,毕业生一部分在省内外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及政府机构工作,一部分在“外资”、“独资”和“三资”企业集团工作,一部分优秀毕业生在国外留学、进修或劳务输出,一部分自主创业、拥有自己的经济实体。

【发展前景】动物科学专业坚持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培养动物科学高精尖人才。动物科学专业学生就业面广,发展前景广阔,主要从事动物生物技术及饲料营养等方面的科研、教学和产品研发工作,也可以从事与动物科学相关的企业管理、行政管理、产品研发与经营等工作。毕业的学生既可以在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以在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及政府机构从事管理工作,还可以在“外资”、“独资”和“三资”企业集团工作或自主创业、拥有自己的经济实体。

【优秀校友】动物科学专业人才辈出,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和创办企业等领域涌现了包括两院院士、省部级政府官员和企业精英等一大批优秀校友。

  1. 动物药学专业

【专业特色】江西农业大学动物药学专业是2008年开设的新型、交叉学科类专业。该专业隶属于动物医学大类,同时兼修动物医学(农学)、药学(医学)专业大类中所要求的核心课程,为培养兽药研究与开发、生产与质检、使用与管理等领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提供保障。历经多年建设,江西农业大学动物药学专业先后在2014年入选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批准的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的拔尖创新型专业,2017年在江西省本科专业评价中被评定为江西省“特色专业”,2019年被江西农业大学列为“十三•五”重点建设专业,2020年获批江西省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师资条件】在动物医学类课程教学上,全部纳入本科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共享兽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雄厚教师资源。在药学相关课程教学上,自本专业开设以来,先后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国内、外一流的知名大学引进了一批优秀博士教师。经过十几年的打磨,目前已经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师资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教师队伍。现有专业教师12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名。

【培养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三全育人教学理念,培养高素质、能创新的动物医学类专业复合型人才。重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掌握动物药学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兽药新产品研制开发,以及兽药产品的生产管理、质量检验、残留分析、临床应用、风险监测、创新创业等方面能力的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2门重要的公共课:大学外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门重要的基础课: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4门重要的专业课:兽医药理学、兽医药剂学、兽药生物制品学、兽医中药与方剂学。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三年考研升学率60%

【就业去向】近三年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平均保持在91%以上。学生除了升学之外,社会就业面广,毕业生一部分在省内外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及政府机构工作,一部分在国内大型动物生产、兽药生产、动物保健服务等企业集团工作,还有少部分申请国外留学或自主创业、拥有自己的经济实体。

【发展前景】动物药学专业依托动物医学平台发展迅速,前景大好。随着我国畜牧生产和兽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规范,创新型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动物药品需求起来越大,动物药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尤其是硕士、博士等高端专业人才,目前还十分紧缺。

【优秀校友】动物药学专业人才辈出,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和创办企业等领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校友

 

  1. 动物医学专业

【专业特色】动物医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是我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先后评为我省的重点专业、品牌专业、“双一流”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在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中,该专业探索建立“教、学、研、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兴趣自助式实践教学模式等新模式。

【师资条件】现有专职教师63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28人,中级人员23人。博士学位教师50人,占比80%,博士生导师10人。

【培养目标】动物医学专业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兽医、防疫检疫、教学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2门重要的公共课程:大学外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4门重要的专业课程: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与寄生虫病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

【学制学位】五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三年考研升学率近65%。

【就业去向】近三年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均值92%左右。学生除了升学,社会就业面广,毕业生一部分在省内外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及政府机构工作,一部分在“外资”、“独资”和“三资”企业集团工作,一部分优秀毕业生在国外留学、进修或劳务输出,一部分自主创业、拥有自己的经济实体。

【发展前景】动物医学专业特别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在“教师队伍”、“教学资源”、“虚拟班级”、“校外教学基地”、“专业兴趣小组”、“本科生导师制”、“专业技能大赛”等方面积极开展探索与实践,着力培养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全方位提高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完成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优秀校友】动物医学专业人才辈出,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和创办企业等领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校友。

  1. 水产养殖学专业

【专业特色】水产养殖专业是江西农业大学“十三五”重点建设专业,水产学也是江西省“一流”专业。水产养殖学专业采用“3+1”模式,构建了夯实基础、注重实践、培养创新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三结合”方式,科研与教学融合、导师与学生一体的全方位共享与结合,全面提升教学条件与水平;采用“内外并举,优势互补”方法,构建校内外实习基地,与地方产业发展相衔接,形成双赢格局;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策略,组建高效、精干、具备国际化视野的师资队伍,并以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动力,带动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建设。

【师资条件】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18人,其中教授5人、副高级6人、中级7人。

【培养目标】水产养殖学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水产动物增养殖及水产动物遗传育种、营养与饲料、特色水产增养殖、水产病害防治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养殖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科技人才。

【主干课程】2门公共主干课程:《大学外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门专业基础主干课程:《水生生物学鱼类遗传与育种学》;4门专业主干课程:水产增养殖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特种水产养殖学水产动物疾病与防治学》。

【学制学位】四年,授予农学学士学位。

【考研升学】近三年考研升学率平均在58%。

【就业去向】近三年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平均保持在92%左右。学生除了升学就业,社会就业面广;毕业生一部分在省内外渔政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及政府机构工作,一部分在水产品养殖公司、水产技术推广部门工作,一部分优秀毕业生在国外留学,一部分自主创业、拥有自己的经济实体,得到社会普遍肯定和赞誉。

【发展前景】水产养殖学专业在研究内容上主攻淡水兼顾海水养殖、立足江西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以国内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及长江水系为基础,作赣鄱水产文章;争创国家双一流专业,远期目标为世界一流水产学科。

【优秀校友】水产养殖专业人才辈出,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和创办企业等领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