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一流学科——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作物学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07日
  • 阅读次数:27088

 

涵盖专业: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

学科优势:学科优势:作物学科是农业科学的核心学科之一,国家一流专业,“十四五”江西省一流学科、高峰特色学科,2011年获作物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学科集教学与科研于一体,下设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和作物遗传育种两个二级学科,均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其学科优势突出,专业特色鲜明,在江西省享有较高声誉。2012年被江西省授予高水平学科,并在2015年江西省学科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学科,2017年获得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

师资力量师资力量:现有研究生导师1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中组部直管专家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2人,农业部科研杰出人才1人,江西省跨(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江西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8人,江西农业大学首席教授1人,江西农业大学未来之星8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人;拥有“双季稻种质创新与育种”农业部农业科研创新团队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4个。2021年认定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1个,省级示范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1个。

image.png贺浩华,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水稻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全国专业杰出技术人才,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江西省新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和江西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组部直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首届创新争先奖”、”“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提名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等称号。主持和参加各级各类研究项目6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大北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6部。

image.png黄英金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留学法国回国学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西农业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荣获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2011年被遴选批准为江西省首批正高二级岗位、“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长期从事绿色生态农业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被遴选聘任为江西省薯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主持完成作物优质、抗逆、高产生理遗传与功能基因组学、优异种质创制与分子聚合育种等领域的国家科技项目多项,并在作物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网络解析与功能基因挖掘、高效育种技术研发与优良新品种选育、优异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建设的知识创新与新品种新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收录的本学科TOP期刊所发表的一批基础研究论文取得了对推动学术进步具有科学价值、对驱动技术发展具有支撑作用的知识创新成果,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大量正面引用;开拓了作物抵抗气候灾害的生理育种与抗逆栽培新途径,主持育成了4个水稻新品种通过审定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智库成果荣获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

现任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被遴选聘任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江西省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image.png魏洪义,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西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昆虫学会理事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后荣获江铃青年科技奖、江西省首届青年科学家,江西农业大学首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校先进工作者、校“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一直从事农林昆虫化学生态学及害虫绿色防控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专题、国家重大研发计划专题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3项、省农科教人员突出贡献奖4项、省农牧渔业技术改进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3项,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获授权专利4项

image.png曾勇军博士,教授,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党委委员、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为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土肥岗位专家、江西省作物学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常务理事。

长期从事水稻优质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包括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项目2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及合作奖各1项、江西省农科教人员突出贡献一等奖1项, 3次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评选为“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2015年获得“第十八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2019年荣获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著作5部,制订地方标准3项,取得发明专利3项。


image.png黄国勤,教授、农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所长)、生态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农业大学粮食与食物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首届国际稻作发展论坛理事会理事、国际农田生态种养发展论坛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副理事长、江西省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江西省高校生态学学科联盟理事长、江西省农学会耕作专业委员会主任等。主要从事耕作制度、农业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级、省级及其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课题、专题)90余项,通过专家鉴定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出版著作86种。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以中英文发表论文600余篇,被引约5000篇•次(不完全统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1项、江西省社会科学青年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5项。

教学条件:作物学博士点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12个,包括水稻国家工程实验室(南昌)、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作物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国家“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西农业大学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等。作物学博士点拥有仪器设备总价3000万元,校内和校外共拥有基地5个,面积1000亩。

科研成果:近五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等科研项目90余项,经费6000余万元;培养博士、硕士生共150余人;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奖7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江西省科技进步奖9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15部,获得专利4项。

对外合作:学科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荷兰瓦格宁根大学、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建立了联系。近五年,15人次出国留学、合作研究和考察访问;学科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西农科院等多个国内外研究机构建立了固定的合作研究关系;近五年,校内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439人次,校外人员来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30余人次。